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教学 > 创作心得 >

书法必须“文不加点”?
2013-11-01 16:54 来源:未知 作者:邹德祥

  
 

   近日在网上读到了几幅有趣的书作,令我顿生感慨。那几幅草书作品很奇特,每句之末都加上了点号,省去了读者的断句之劳。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也给人以章法活泼、通灵透脱的可爱感。在书法作品上加标点,我还很少看到,深感这样的“探索”具有开创意义,值得提出来供我们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参考与思索。

    中国的古书从来没有断句之说,我手头有一部《二十五史》缩小影印本,黑压压一片,年轻时还勉强凑合着看,现在就觉得很不好用了,只得再买一部标点本。古人不搞标点符号,是何原因不得而知。依我的理解,很可能与那时的文化垄断有关。字要难写难识难记,书要艰深肃穆让很多人啃不动,这才显出读书人“学问大”,私塾先生们教孩童“识文字”、“明句读”的饭碗才能一端几千年。一句话,不是古人发明不出来标点符号,有可能是知识分子们有意识地“扼杀”了这一读书“利器”。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彻底打破了这一落后的文化现象。

    书归正传。我看到的这些书法作者给自己的书作加标点,从客观上讲,似乎也有打破书法界某种落后现象的启蒙作用。这个“现象”就是:一些书法家不能与时俱进,大量书法作品缺乏群众观点。

    如今,有些书法家不论抄写多么生僻的内容,都不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甚至更有一种故意让人读不懂的心理在作怪,根本没有“群众观点”。笔者前不久就读到了一位书法名人这样的近作。

    这位名人抄录的那首词十分生僻,字写得又极为潦草难识,也不注明作者时代和这首词的词牌,连词人的名字都写得让人难以辨认。我和我的几位饱读诗书的朋友很长时间都无法给它断句,只能在作品面前摇头叹息。后来有朋友灵机一动:请电脑帮忙。于是我们抓住作品中的“关键词”上网一“搜索”,这才弄清楚这首词出自《明词综》,作者是毫无名气的小人物“卢儆”。在电脑“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解读了它的内容,无不顿感一种“解脱”!假如书写者给它作断句处理,字再写得规范些,何至于让人如此费解?我想,这件作品存世一天,会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困惑不已。这样的“书法”作品,你能说它是好作品吗?

    书法是什么?它不过是个“载体”而已,它的任务是把文字内容既顺畅又愉悦地传达给读者。《兰亭序》是好文章,若让一位写字奇丑无比的人抄写,读者定然不愿读它;而书法圣手王羲之把它抄录出来,便令千百年来亿亿万万的读者争相拜读,就是因为它读起来顺畅,同时又悦人眼目呀。这便是书法的妙用了。文以载道,书法也是用来“载道”的,像前面所说的那位让人“读不懂”的先生,就没处理好书法与“载道”之间的关系,怎不让人对他的书法评价大打折扣?

    今人抄录古人作品,我认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加上点号真的是必须之举。比如抄的是诗,因其字数比较整齐,一般不必加点号。而抄那些知名度不高的“词”作,因为句子长短不齐,韵脚也难把握,尤其是那些少见的词牌,读者实难迅速通读全文。这样的情况,书写者给它加上标点,真的是善莫大焉。书者兴之所至“龙飞凤舞”,若不加以句读,读者必须反复琢磨才能把那句子断开,甚至于琢磨半天仍然断不开,这可不好,明显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很不合拍。


    书者主动替读者“断句”,区区举手之劳,却是“以人为本”,如能形成风气,必成书界新景。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