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艺术天地 > 艺术家 >

张志民:道法天地间 化写心中山
2014-07-25 14:54 来源:艺术家提供 作者:王兴堂、侯弟坤

 

  张志民,号张大石头,1956年生于山东阳信。阳信地属平原地区,无山甚至无石头,只有那跑不到尽头的地平线不断地向远处伸展。也许是太渴望看到高山大水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张志民后来却成了山水画家,并自号为张大石头。张志民的从艺之路并不复杂,197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在求学的这些年代里,他接受了由西学发展而来的全面的美术教育,既打下了坚实的西画基础,也具有了一定的中国传统绘画修养。对山水画的专心致志使其于1985年负笈南下杭州,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受业于陆俨少、卓鹤君诸先生。此时正是“八五美术新潮”之际,中国美术学院既有浓厚的传统,又有新思潮的冲击,在这里张志民不但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基础,同时又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有评论说张志民在陆俨少那里得到的启示在于:一,是传统,他的每一笔都是传统,他的艺术风格是传统的延续和拓展,他的艺术符号是传统山水绘画符号的再变;二,他的艺术是具有艺术高度的,这种高度又是非常理性的,他向来不追求无法之法的境界,他所谓的法是由用笔产生的,他的笔尖、笔腹、笔根皆有妙用,他用小毛笔坐着画画,用沙笔勾水纹,却水气淋淋,他整个绘画过程就是行为的艺术,他的画极其沉静,法度俨然,一派高妙静雅气象;三,他讲究法度但并不保守,对大石头绘画中的生发性的艺术因素是肯定的,他认为是应该保持的。(1)但是张志民并没有亦步亦趋于陆师,成为小陆俨少,而是从中国山水画的水墨精神出发,抛弃陆俨少先生的明丽,从深厚的中国传统中,尤其是从石涛、黄宾虹、潘天寿那里吸取营养,化淡为浓,由浅而深,由色彩而黑白,逐渐形成“厚黑”的面貌。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学习使张志民的画有了大的转变,“满纸烟云得于南国氤氲之气,笔黑雄健可称再造我心。”(2)张志民很喜欢石涛、黄宾虹、潘天寿的画,对他们做过很深的研究,石涛笔法的纵横恣意,无法而法;黄宾虹的浑厚华滋,笔墨氤氲;潘天寿强其骨的雄强霸悍,都给张志民很多启示。张志民雄强磅礴的山水画与他们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直到最近,即2005年张志民创作了《梦宾虹老人》系列山水画,他借用黄宾虹的笔墨法加以现代诠释来表现他与黄宾虹这位大师的心灵交流。学成归来后,张志民创作了大量作品,于1986年、1988年分别在济南、加拿大举办个人书画展。此后,张志民不断有新作产生,作品风格也愈来愈明显,愈来愈成熟。

  从1986年到1996年,这十年间,张志民经历了诸多世事的变迁与磨难,但是不管世事如何苍桑,张志民一直固守着他心中的那份理想,不曾停止过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并且艺术成果累累:1989年山东美术出版社为其编辑出版《张志民山水画集》;1993年《路遥遥》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夕阳图》入选全国中国山水画展,获优秀奖;1999年由中国画报社编辑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张大石头画集》,《将军出山》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1995年《铁道游击队》(合作)入选全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美展,获银奖,并获山东省一等奖;1996年应日本水墨家协会邀请出访日本进行学术交流。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从1986年至1996年,正好十年的时间,张志民经过不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当以1995年、1996年创作的《山水赋》系列、《黄昏无言》系列、《问道图》等为标志。而1997年创作的《张大石头入境山水》系列,则是这种极具文人笔墨情怀风格的完美体现。这期间,张志民因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高等院校书画家协会秘书长,任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美术系总支书记、副主任。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张志民不但成为了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而且历炼成了一位出色的领导者。能使二者兼得并有突出成就者是非有智慧、有能力、有责任心者所不能完成的。

  从1998年后,张志民先后担任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并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政务越来越繁忙,但他并未因此而怠慢对艺术的探索,每一两年就有一种新的面貌出现,不间断地进行着变化。从《张大石头入境山水》系列到《生灵与大自然》系列再到《江声不尽丘壑无言》系列,张志民完成了从传统文人情怀到现代崇高美的转化,进而进入大化状态——大气魄、大境界、大气象。1998年,作品《丘壑无言》入选“98国际美术年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对比展”;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领衔组办“齐风山东山水画六人展”;山水作品获“联合国55周年世界和平美展”金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教育者”大奖。2001年《将军出山》获“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美展”大奖,并获山东省特等奖;2002年作品《风雨孔府》参加“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大型画展,作品两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3年作品《逐日》《治水》等参加“东方之韵”大型画展;2004年初,应邀赴澳大利亚举办中国画展。先后出版了《中国画精品集·张志民》、《山水小品研究》、《中国山水画名家丛谱·张志民山水小品》、《张志民画集》、《丘壑无言》画集、《名家名画·张志民》等,全国众多艺术报刊、杂志撰文刊照介绍张志民其人其画,各种重要艺术活动、研讨会纷纷邀请他出席,张志民一时名噪大江南北。但张志民对此却很平淡,他认为画家画好画就像农民种好地一样,是他的本份,而能做到随意则是他最大的圆满。张志民的为政与他的作画一样不拘成法、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山东艺术学院在其领导之下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而他也因政务繁多而不停操劳,但他从未懈怠过工作。除了强烈的责任心外,张志民认为为官、为师、为艺都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那是一种体验、一份阅历,而这些都可以化作一种境界进入到他绘画的境界中去。他说他的艺术来源于对生活的发现、对生活的体验,当然这种发现和体验是立足于大境界的高度之上的。他说:“艺术的发现如同禅宗中的顿悟,需要苦苦修行,需要千百次碰壁,需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需要心诚,需要善良,需要奉献,需要热爱生活。”⑶

一、齐鲁文化浸润下的独特人格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