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书苑杂谈 >

现在的书法为何越写越丑?
2014-08-13 10:01 来源:未知 作者:网友2211976317_411

    是自己老眼昏花呀?还是才疏学浅呢?反正现在的书法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当今书坛,“丑”字当道。原本方方正正、横平竖直的汉字,往往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或者歪歪扭扭,笔画也常常似乱柴枯枝、污水怪石。当然,擅长此道或者欣赏的人并不认同“丑书”之说,他们美其名曰“求变”、“创新”,并因蔚成风气而称之为“流行书风”。

    “流行”确是事实。纵观近年之书法展览,十之七八的作品都是“丑书”,获奖作品中“丑书”的比例更高。虽然“丑书”已成主流,但质疑之声从未停歇。即使是在官方的书法组织内部,也常有人提出异议,民间就更不用说了。我曾把一幅“丑书”的代表之作(作者数次获得顶级赛事大奖)发在微博上,结果绝大多数网友嗤之以鼻,不少网友给了“零分”,甚至有人打了“负分”!

    当然,“丑书”的制造者及支持者对质疑者也是嗤之以鼻的。他们不仅坚持“丑书”的创作甚至越写越丑,而且在理论上也从不示弱。他们在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引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的“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此言一出,就已将自己放在了“高”处——尔等都是俗人俗眼,完全没有欣赏高雅的能力嘛!既然如此,争论已属多余了!

    “流行书风”到底是“丑”还是“美”,姑且不论。这里我只想探讨一下被尚丑者奉为圭臬的那句话本身,即“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我想请教尚丑的书法家或理论家们:王羲之的行书、颜真卿的楷书、邓石如的篆书……是不是“高书”?他们的书法入不入“俗眼”?如果你们说《兰亭序》等都不是“高书”,那么整个书法史都要改写了;如果你们说《多宝塔》等不入“俗眼”,那我只能说你们有眼无珠!

    当然,“曲高和寡”也是有的。可能会有一些“高书”不太入“俗眼”,比如苏黄的书法在常人看来就很平平,那幅拍了3.9亿元天价的《砥柱铭》如果丢失在大街上,拾得者可能随手又把它扔掉了;也可能有一些很入“俗眼”的书法不算是“高书”,“馆阁体”或者史上无名的“字匠”就不说了,即使是“独步元朝”的赵孟頫\也常常被视为“俗书”。但凡事都应辩证的看待,而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这句话本身就站不住脚,应该改成“有些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未必高书”。

    考量“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这句话的时候,还应该参考一下徐渭当时的处境和心境。对书史称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徐渭的一生怀才不遇、命运多舛,尤其是在经历牢狱之灾后,他更是常常处于“笔底明珠无处卖”的窘境,其饥寒交迫郁郁而终的结局就是最好的证明。生活在孤独、悲愤、抑郁的状态中,说话难免失之偏颇。在我看来,“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手”多半是他的激愤之言。

    徐渭的那句名言出自他的《题自书一枝堂帖》,“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这其实也可作为尚丑者论争的武器——如果他们鄙夷不屑地跟我说:“你就是徐渭所说的‘俗人’,而非‘知者’;跟你论书,那是‘对牛弹琴’呀!”果如此,我只能“哑口无言”了。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