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论文 >

当代中国书法学术研究的误区
2013-10-24 11:09 来源:未知 作者:书法艺术网

 

当代中国书法学术研究的误区 
 

    80年代以来的书法热,产生了书学研究日益繁荣的好现象,发表于各种刊物上的文章汗牛充栋,数量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但若仔细地加以审察,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繁荣的背后掺杂了太多的水货,在论文“含金量”方面远逊于古人。 就现状而言,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书学研究中的攀附心理。书法是一门国粹艺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自古以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非常喜欢,确切地说,人们从内心里渴望把字写好,写得尽善尽美些。因而,书法家队伍成份复杂也就在情理之中。过去有官僚书法家、文人书法家,也有平民书法家,但很少有专业书法家。如今,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出现了专业书法家。这本来不是一件绝对好或绝对不好的事情,但眼下许多人以此为荣,把书法从原来寄栖的广阔天地中拉出来,挤到狭窄的空间里。这其实是对人的潜能的压抑,是人面对生活的无奈选择。古人诗书画印能圆融为一体,今人却只能操练其中的一种;古人能于诗书画印交融中臻于化境,今人愈想专业化却欲速则不达了。 专业化带来的心理变化,就是用一种自卑的立场盲目攀附其他艺术门类,总觉得中国书法的学术研究落后了,要赶超其他艺术门类,要赶快国际化,否则就会有被淘汰的危险。笔者曾在一次会议上就书法研究如何与国际接轨,讨教过一位主张书学研究要快速国际化的学者,他的回答却让人啼笑皆非。他说:“书学研究要引进先进的仪器,如幻灯机、扫描仪之类,要用最先进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帮助研究书法。”我想,他是专指鉴定古书画,而不是指书学研究。但从他的口气中,又好象觉得中国书学研究道路必须朝此方向发展。事实上,持类似观念的大有人在。不过,无论欧美、日本的科技如何发达,无论他们掠夺了多少中国的书法作品,书学研究的根、书学研究的大本营,还是在国内,同道们无须自卑。

    由于书法的独特性,其创作手段、研究手法,均有异于其他文艺体裁。但有人以为书法创作手段落后,创作意识淡薄,研究视角狭小,成果肤浅。这或有一定的根据,但要从客观上加以分析。试想,发展了几千年的书法,难道还需要现在的人来启蒙吗?先贤们若是于九泉之下听到这样的话,会嗤笑我们这代人的狂妄与愚昧。看看本世纪以来,中国书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可以与任何一门艺术门类相比,且毫不逊色。像沈曾植、吴昌硕、沈尹默、黄宾虹、林散之、陆维钊、沙孟海、朱家济这些大家,难道他们的水平差吗?但令人痛心的是,一些书学研究者总是喜欢先诋毁自己的同行,然后挟各种泊来的术语以自重,让人相信其他学科的研究高于书法,他自己也高人于半点。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比比皆是呵!

    二是理论脱离实践。学术独立是所有学者追求的理想,但因此而产生为理论而理论,甚至要求理论先行的现象,这种所谓的纯学术立场带来的后果,是理论术语晦涩难懂,大家赶追时髦,惟恐落伍。理论界虽然轰动效应一个接着一个,实质上内容非常空洞,理论严重缺乏对实践的阐释能力,无非是故弄玄虚与术语的不断翻新。反观历代书论,要言不繁,句句中的,言之有物,金针度人。先贤们不要有什么“宏大叙述”、“理论体系”,却给后人以莫大的启迪,今人挖空心思,反让人读不懂,看不明白,这种怪事不知该如何解释?我想:理论研究应该追求客观、真实,不应从轰动效应出发追求新异怪奇的文字。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不是某某学者的标签,所以,更不能有意地去制造效应。

    三是急功近利的心理。一些学者人为地制造大量的新术语,产生学术泡沫现象。在书学研究领域,这几年新术语增殖速度惊人,虽然创新并非坏事,也是大家应追求的目标,但脱离书法本质的新术语只会产生泡沫现象。眼下,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书法心理学、书法史学、书法哲学、书法史料学等“学”蜂拥而上,急于求成,产生了一些大而无当的学术成果。还有一种应时文字,人为地加以炒作,使原来比较清晰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学术研究必须摆脱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诱惑,要以史为鉴,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得出符合书法发展规律和书法本质的结论,方可视为上乘之作,才具备真正的学术价值。实际上,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在历史所规定了的方法、问题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不了解历史,就不可能真实客观地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四是盲目扩张的心理。尽管书法是国粹艺术,但其局限性也甚为明显,它的介乎实用与审美之间的属性规定了它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一些人认为二十一世纪书法将作为一门“显学”存在于学术界,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这个必要。书法作为人们陶冶性情的手段,任何脱离现实的要求,都只会带来一种假象,从而浪费人的精力。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强加给书法以重大的社会责任,那种看似离现实最近的学术研究其实偏离书法的本质很远。从当前的状况看,学术研究的任务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弘扬,最后才可以谈开拓未来。书学研究目 前还处于历史的修复阶段,远未达到开创新纪元的时刻。想想当年沈尹默这样学识广博的学者,也甘心谈“五字执笔法”这种基础问题,其道理是发人深思的。

    五是轻率颠覆经典。就学术研究而言,经典是经由历史的检验而形成的,承载了历史上不同时代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他们的结论往往是可以信赖的,这也并不意味着要盲从先贤们的言论。但我们想在研究中推翻先贤的经典结论,要慎之又慎。多了解先贤们对书法的把握、认识角度和思考方式,对促进书学研究是大有裨益的。更何况,历史和经典是不轻易被人所颠覆的。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