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教学 > 临帖指南 >

《始平公造像记》的临习
2014-05-30 17:28 来源:未知 作者:刘成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题记》,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刻于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北壁,是附属于佛龛的题记,由孟达撰文,朱义章楷书,共10行,每行20字。清乾隆年间始被黄易发现,受到书坛重视,列入“龙门二十品”。 此碑与其它诸碑不同之处是全碑用阳刻法,逐字界格,为历代石刻所仅见,在造像记中独树一帜。在“龙门二十品”中被视为第一珍品。


    《始平公造像记》书法一反南朝靡弱书风,是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后世。此碑书法端严飘逸,将森严方朴的北朝书风,写得激扬流动,在笔法上变柔为刚,变藏为露。此碑用笔方峻斩截、茁实浑厚、棱角毕见,笔画折处重顿方勒,结体扁方紧密,点画厚重饱满,锋芒毕露,雄峻非凡,端谨庄严中有宽博飘逸之趣,是方笔魏碑的极则,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言:遍临诸品,终于《始平公》,极意疎荡。骨格成,体形定,得其势雄力厚,一生无靡弱之病。


临习与创作要点:
1、刀痕斩截,将笔画切成块状,明确地表现了楷书笔划的几何造型,突出表现了笔法实质,加强笔法与笔形相合的功能和效果。
2、用笔方折峻整、棱角分明,起笔处折锋顿笔,收笔处顿笔藏锋,转折处重顿方勒,锋芒毕露,显得雄峻非凡,笔力浑厚,点画宽厚肥壮而不呆板;用笔不生硬而有金石韵味、颇富书写味道,刀锋笔锋整合为一,给人以外刚内柔之感。
3、起笔和收笔都方如刀削,故临习时毛笔笔锋要略长,锋形宜略扁,落笔一般不用逆锋,要疾势、侧锋、迅落,在行笔过程中调成中锋。收笔或用回笔,或提笔即收,成方正之势。
4、此造像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在临写时对字型一定要做到锋棱突显,但不要仅仅为了表现而去刻意描画。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能方圆自如,达到熟能生巧,妙造自然的境地。
5、临习时要注意善于用锋,如起笔露锋切入、铺毫运行和敛锋收笔,气脉贯通。笔画出锋不宜过尖过长,以保持整体风格的协调。要注意提按的有效控制,着意于重笔的同时以细笔的辅之,着意于方笔的同时间以少量圆线的辅助,避免通篇方笔粗画所带来的板滞生硬之弊,在以方笔为主的风格中起到调剂的作用。
6、结体扁方紧密,中宫紧敛,唯其长撇大波,气势开张,点画厚重饱满,极有特色。在字体造型上多用扁方和梯形结构,气势茂密雄强,故显得特别厚重稳健。
7、要注意此造像结字非常灵活,虽有界格,但字之大小欹正并没有拘束,极意肆宕。字与字之间穿插巧妙,辑让有方,显得疏朗空灵,寓变化于统一之中。
8、学习《始平公造像记》,可使我们在创作时放开胆量,增强线条骨力,用笔刚健有力,益处良多。但有清以来许多书家的实践都证明,纯粹走碑学或纯粹走帖学的路子是局限的,要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就得碑帖结合、兼容篆隶。如仅仅囿于北碑,没有从帖学上进行一定的探索和借鉴,也会导致学书之路越走越窄,以致不能进行书法艺术高层次的追求。临习《始平公造像记》等刀刻痕迹特别明显、方笔十分突出的北碑一路的作者尤当注意。
9、《始平公造像记》原帖字并不大,但我们临习和以此创作时,字宜放大二三倍,尤其创作榜书方可表达风骨凛凛、雄峻伟茂 、气势雄浑之大气象。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